診療項目
牙周病治療
2020-02-03

您的牙齒搖搖欲墜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即表示台灣十八歲以上的民眾,有超過九成的人有牙周病的問題。而台灣人平均壽命80歲,四成國人65歲後嘴裡剩不到20顆牙,要過15年的缺牙生活。這都是因為牙周病的症狀大多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所以很容易被疏忽

什麼是牙周病?

牙周病的主因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細菌所引起的。如果口腔衛生不佳,牙菌斑就會長期堆積在牙齦邊緣。牙菌斑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例如牙齦、牙周韌帶和牙槽骨等,導致牙齦紅腫發炎,流血,甚至齒槽骨的吸收導致牙齒搖動脫落。

牙周病常見症狀

牙周病為慢性疾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伴隨一些牙齦紅腫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牙齦腫痛或經由牙醫師定期檢查,才會被診斷出來。
 若出現下列症狀,代表『可能』是牙周病:
• 刷牙時牙齦出血或平時也會流血
• 口臭或口腔有異味
• 牙齦從粉紅色變為暗紅色
• 牙齦腫脹或產生膿包
• 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及牙縫變大
• 牙齒對冷熱敏感
• 牙齒鬆動或咀嚼無力
• 牙齒發生位移或無法正常咬合

 牙周病分成三個階段

1. 牙齦炎

這是牙周病最早的階段,牙菌斑堆積在牙齦線附近造成牙齦發炎,刷牙與用牙線潔牙時會有流血的情形,另外,牙齦紅腫、顏色呈深紅或發紫、觸碰會痛。牙周病早期,由於將牙齒位置固定的骨頭與結締組織尚未受到感染,所以牙齦的損傷尚可復原。

2. 牙周炎

在此階段,固定牙齒位置的骨頭與纖維已受到損傷,牙齦線下方的牙齦會出現牙周囊袋(pocket)而卡住食物與牙菌斑。經過適當的治療與改善居家的口腔保健,通常可以預防更進一步的傷害。

3.重度牙周炎

牙周病的最後階段,牙周組織已受到嚴重破壞,並造成牙齒大幅度移位或鬆動,牙縫變大、發音時口齒不清晰、口內常會有不定期的化膿腫大、口腔異味加劇、最後牙齒遭到拔除或自動脫落。這將會影響您的咀嚼功能,積極治療也無法挽回。

牙周病檢查有哪些?

• 觀察牙齒的型態與顏色
• 牙齒的動搖程度
• 牙周探測
• 全口X光檢查

牙周病治療有哪些?

第1階段:牙周病基本治療,約5~6週

首先會為患者做完整的口腔檢查,拍攝全口X光片、並以牙周探針檢測牙周囊袋的深度,若牙周囊袋大於1-2mm為輕度牙周病,3-4mm則為中度牙周病,大於5mm則是嚴重牙周病了。
在此階段的治療重點在於,清除附著於牙齒表面,與牙周囊袋內的「牙結石」,以達到消除發炎、降低牙周囊袋的效果。
• 全口超音波洗牙:透過超音波將牙結石震碎後清除。
• 口腔照護衛教
正確潔牙指導:遵循牙醫師建議的刷牙和使用牙線的方法。
• 牙根整平術:以牙周刮刀伸入發炎的牙周囊袋內部,刮除牙根表面的牙菌斑。
• 抗生素治療:以抗生素成分的軟膏注入牙周囊袋,以達到殺菌效果。
牙周雷射:以雷射光纖伸入牙周囊袋消除致病細菌。

第2階段:牙周手術治療,由牙周專科醫師專業評估後執行,依患者狀況花費時間不同。

對於第一階段治療仍無法改善牙周狀況的患者,則會建議進行牙周手術,透過手術治療可以更徹底清除牙根表面與囊袋深處的牙結石、發炎組織。
牙周翻瓣手術: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把牙齦切開後翻開,更徹底地移除深層牙結石和清潔牙根表面
齒槽骨修整手術:牙周病使齒槽骨流失、缺損的部分會造成清潔死角,易導致牙周病復發惡化,因此需要修整齒槽骨形狀,去除這些缺損死角。
牙周再生手術:在牙根周邊因為牙周病而吸收、破壞的齒槽骨缺損處,放置如:骨粉、牙釉基質凝膠…等牙周再生材料,促進缺損處修復,重建喪失的齒槽骨等牙周組織。
• 牙齦切除術
牙根切除術

第3階段:維護與觀察

第一、二階段牙周療程結束後,牙周病獲得良好的控制,醫師則需要再次評估患者牙周狀況,患者自身也需要每3-6個月定期回診,以預防牙周病再度復發。

牙周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1. 因發炎而腫脹的牙齦經治療消腫後,有部分牙齦會有退縮,且因骨頭高度降低而不會還原成原本樣貌。
2. 治療過後,有些牙齒會對冷熱敏感,這種情形通常3~4天會漸漸改善,少數人可能要1~2個月。
3. 定期保養 : 需每3~6個月定期回診接受牙周支持性治療,追蹤牙菌斑指數、牙周囊袋再探測、全口超音波洗牙、每日自主口腔維護。

 

如果有牙周治療費用、牙周病治療時間、牙周治療推薦
相關問題  歡迎預約諮詢


明品牙醫診所擁有牙周病專科醫師,致力於保留您的自然牙,牙周病治療請放心交給我們。